收藏本页 | 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 迅康论坛
首页 >> 综合介绍>> 医师介绍

如何早期发现脊柱侧弯与治疗

发布时间:2006/6/30 17:29:07

       

     脊柱的某些节段偏离了身体正常正面轴线称为脊柱侧凸。畸形发生在三个平面上: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产生脊柱侧弯的原因很多, 包括先天性的、遗传性的、神经肌肉性的和肢体长度不等长、代谢性障碍疾病、脑瘫、脊髓畸形、肌肉营养失调、脊柱肌肉萎缩和肿瘤。但超过80%的脊柱侧弯病例是特发性的,所谓特发性就是原因不明的。大部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例发生在身体其它系统健康的青少年身上,女多于男(4:1)。
脊柱位于人体的正中,是躯体的中轴线,一旦发生侧弯,将会对患者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脊柱发生弯曲,不仅使身体出现畸形外观,而且还将影响儿童正常心理的发育,对患儿产生严重的精神创伤。幼年时发生的脊柱侧弯,将明显地影响心肺的发育和成熟,有的还可影脊髓和神经的发育,甚至产生截瘫。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将大大降低。因此对于脊柱侧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意义重大。
如何早期发现脊柱侧弯
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来帮助确定是否患有脊柱侧弯。夏季,穿着的衣服少、较薄,如果有脊柱侧弯更加容易被发现。如果能够观察到一个或多个以下现象,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两边肩膀的高度不一致,或双下肢不等长。
·       一侧肩胛突出。
·       躯干偏离身体的中轴线。
·       臀部不对称,出现臀部抬高和突出。
·       胸廓的高度和厚度不对称。
·       背部有不正常毛发、色素斑块或“小包”。
·       跛行。
·       整个身体向一侧倾斜
·       生长迟缓。
·       上下半身发育不成比例。
·       Adam前弯测试法:双足并拢,两手平行慢慢向前、向下弯腰90度。从前面和后面观察躯干是否有不对称。如果有可疑,拍X线片、CT或MRI来确诊。
发现脊柱侧弯后家长应怎么办
1、这种病完全可以治疗,且治疗方法多样,且技术成熟。重要的是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慌张、无计可施、不知所措情绪。给孩子树立一个治疗疾病的信心。
2、带孩子到专业的骨科医师确诊。
3、向有这方面治疗经验的医生咨询。
4、借助互联网查找这方面的信息。
5、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6、每个月对孩子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一次,每半年拍摄一张X线片,交给上次就诊医生做对照。每次就诊需要将所有记录与X线片带上。
7、有问题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脊柱侧弯的分类
 (一)非结构性侧凸
包括姿势不正、癔病性、神经根刺激等,如髓核突出或肿瘤刺激神经根引起的侧凸。还有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挛缩以及某些炎症引起的侧凸。病因治疗后,脊柱侧凸即能消除。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脊柱侧凸
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凸,最常见,约占总数的75%~80%。根据其发病年龄又分婴儿型(0~3岁)、少儿型(3~10岁)及青少年型(10岁后)。
2.先天性脊柱侧凸
根据脊柱发育障碍分三种类型:(1)形成障碍,有半椎体和楔形椎。(2)分 节不良,有单侧未分节形成骨桥和双侧未分节(阻滞椎bloc vertebrae)两种。(3)混合型。
3.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
神经源性疾病 (Neuropathic)
(一) 上神经元病变 (Upper motor neuron)
(1) 大脑瘫(Cerebral palsy)
(2) 脊髓小脑变性(Spinocerebellar degeneration)
Friedreich共济失调
Charcot-Marie-Tooth病
Roussy-Levy病
(3)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4) 脊髓肿瘤(Spinal cord tumor)
(5) 脊髓外伤(Spinal cord trauma)
(二) 下神经元
(Lower motor neuron)
(1)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2) 其他病毒性脊髓炎
(other viral myelitides)
(3) 创伤(traumatic)
(4)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erdnig-Hoffmann病
Kugelberg-Welander病
(5) Riley-Day综合征
肌源性疾病(Myopathic)
(1)多发性关节挛缩(Arthrogryposis)
(2)肌营养不良(Muscular dystrophy)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Limb-girdle肌营养不良
面-肩胛-肱骨营养不良
(3)纤维比例失调
(Fiber-type disproportion)
(4)先天性肌张力低下(Congenital Hypotonia)
(5)肌萎缩性肌强直病
(Myotonia dystrophica)
4.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
有高度遗传性,约占总数的2%。特点是皮肤有六个以上咖啡斑,有的有局限性橡皮病性神经瘤。治疗困难。
5.间充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凸
马几氏综合征及埃当二氏综合征均属于间充质病变。
6.骨软骨营养不良合并存柱侧凸,包括弯曲变形的侏儒症、粘多搪蓄积病,脊柱骨髓发育不良等。
7.代谢性障碍合并脊柱侧凸,如佝偻病、成骨不全、高胱氨酸尿症等。
8.脊柱外组织挛缩导致脊柱侧凸,如脓胸或烧伤后等。
9.其它
(1)创伤,如骨折、椎板切除术后,胸廓成形术,放射治疗后引起脊柱侧凸。
(2)脊柱滑脱,先天性腰骶关节崎形等。
(3)风湿病、骨感染、肿瘤等。
脊柱侧弯的治疗
大多数的脊柱侧凸,特别是占90%以上的特发性脊柱侧凸不是一开严重,它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开展群体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原则(1) 矫正畸形;(2)获得稳定;(3)维持平衡;(4)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
一、非手术治疗包括体操锻炼、支具和牵引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目前国内外均已广泛应用。
(一)矫正体操疗
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牵引凹侧的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以达到矫形目的。矫正体操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特别对少儿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可屈性好尚无明显结构性改变者,体操疗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很难单独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它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结合应用。因此,体操疗法仍为一种必要的辅助疗法,可防止肌肉萎缩及其他因制动引起的废用性改变。
训练方法:
1、俯卧使脊柱突侧的上肢后伸,下肢在外展位屈髋,对侧上肢前伸,下肢伸直,同时做抬头挺胸动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适合于单弯患者。
2、两脚开立,扭转躯干,做向凸侧的体转运动。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重复上述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以免减低练习效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适合于单弯患者。
3、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突侧上肢上举,用力放下到体前,极度内收肩关节,对侧身体放松,重复20~30次。共做4组。适合于单弯患者。
4、俯卧,双上肢上举,手距宽于肩距,持棒,抬举头挺胸,向凸侧使劲做摆动,动作时应使上半身和双上肢尽力向上抬起。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适合于单弯患者。
5、面对助木,悬垂身体,然后突侧慢慢用力摆动双下肢。重复20~30次。共做4组。适合于单弯患者。
6、单杠训练:⑴双臂悬垂60秒,跳下休息60秒,重复练习10次。⑵单臂悬垂:杠上双臂悬垂后,突侧臂放开,置于体侧,对侧臂悬吊30秒钟,跳下休息1分钟,重复练习10次。⑶引体向上:10次/组,共练习4组。
7、仰卧,对于胸段侧弯者,突侧手提1-2Kg重物上举,对于腰段侧弯者,突侧踝部绑1-2Kg重物上举,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二)支具疗法
支具治疗的适应征:(1)20~40度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凸,婴儿型和早期少儿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偶尔40~60度之间也可用支具,青少年型的脊往侧凸超过40度时,不宜支具治疗。(2)骨路未成熟的患儿宜用支具治疗。(3)两个结构性弯曲到50度或单个弯曲超过45度时,不宜支具治疗。(4)合并胸前凸的脊柱侧凸,不宜支具治疗。因支具能加重前凸畸形,使胸腔前后径进一步减少。(5)节段长的弯曲,支具治疗效果佳,如8个节段50度侧凸支具治疗效果优于5个节段的50度脊柱侧凸者。(6)40度以下弹性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侧凸,波士顿支具效果****。(7)病人及家长不合作者不宜支具治疗。
穿戴支具的时间:
支具穿戴时间每日不少于23小时,1小时留作洗澡、体操等活动练习。支具治疗需持之以恒,若无禁忌,支具使用应至骨生长发育成熟。停用支具的指标:①4个月内身高未见增长。②Risser征4~5级(髂嵴骨骺长全及融合)。取下支具后4小时摄片,Cobb角无变化。达到上述指标,支具穿戴时间每日可为20小时。4个月后复查无变化,减为16小时。如再复查仍稳定改为12小时。再隔3个月,去除支具24小时后拍脊柱正位片,Cobb角仍无变化,即停止使用。在此期间如有畸形加重,仍需恢复每日23小时着用支具。
(三)牵引疗法
牵引治疗可防止或减缓脊柱侧凸的进一步加重,或使侧凸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由于牵引疗法治疗本身也有并发症,而且耐受性差,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牵引治疗,目前其更主要的是用于严重脊柱侧凸的手术术前准备,使手术达到****限度地矫正。防止手术一次性地牵张,避免或减少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牵引的方法很多,如颈牵引,斜台颈牵引,颈—骨盆套牵引、头颅—骨盆环牵引、卧位反悬吊牵引等。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效果: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矫正脊柱侧弯和恢复脊性正常曲肢,保持脊柱的平衡,减少脊柱手术融合的范围,尽可能多的保留脊柱的功能,防止脊柱侧弯的不断加重。手术后效果一般跟病人就诊时机有很大关系。早期治疗甚至能够完全将畸形矫正,恢复到正常形态。如果治疗晚,比较僵硬,那么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手术过早,手术后患儿畸形容易复发。手术时机也要依据患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而定,通常****手术治疗时间在5-18岁。以往由于脊柱侧弯的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多因而限制了手术的开展。目前,国际上及国内的少数医生对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有成熟的经验,尽管脊柱侧弯的类型复杂,只要对不同病人在手术前进行精确的手术设计和精心的手术,手术是安全的。
手术方法
手术分两个方面:矫形和植骨。近年来矫形方法发展很快,但基本上分两大类:一为前路矫形,如前路松解、支撑植骨、 Dwyer、 Zielke、TSRH、CDH等;另一种为后路矫形,如Harrington、 Luque、Galveston及 C.D、TSRH、Isola等。有时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术联合使用。要维持矫形,必须依靠牢固的植骨融合。
(一)植骨融合
1.前路融合术
常用于下列情况:(1)严重的弹性差的脊柱侧凸,需通过前路松解,以便更好地矫形;(2)伴有后凸畸形者,宜前路松解,支撑植骨;(3)严重旋转畸形或不宜后路矫形者,如严重椎板缺如等,侧凸患者需作前路矫形术时。
手术方法:前侧入路,根据需融合的部位可选择开胸、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外斜切口等。凸侧入路,显露椎体后,切除椎间盘及上、下椎板终板,取碎骨片作椎间植骨。术中注意必须结扎椎体节段血管,以防出血;椎间盘尽可能切除,并暴露上、下椎体松质骨,以便很好的融合;椎间隙植骨不宜过深,以免向后移动,压迫脊髓;也不能太靠前,太松,以防碎骨片向前脱落,植骨块融合不好。
2后路融合术
脊柱后融合方法很多,它们的基本点是取髂骨作小关节内外的融合。 Goldstein手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横突周围作仔细解剖,除了小关节外,还作横突间植骨。 Moe手术是改良的侧方小关节内融合。这些手术方法虽然有所差异,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骨融合。因此必须仔细清理骨组织上所有软组织碎屑,完全地去皮质,破坏小关节,并作大量的自体髂骨植骨。
(二)矫形手术
1.后路矫形手术
第一代脊柱内固定物:Harrington技术,脊柱融合加内固定,术后长时间石膏固定。缺点是脱钩和断棍使内固定松脱,不能控制矢状面结构,以及需要术后石膏固定半年以上。
第二代脊柱内固定物:Luque推广了一种用椎板下钢丝加Harrington棍的固定,称为节段性脊柱固定系统。缺点是神经损伤率高。
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物:C-D系统,具有加压撑开及横向矫正的三维矫形。以此为基础改良的内固守系统,已成为治疗特发性侧弯的最广泛运用的内固定物。
(五)、脊柱侧弯的前路手术:
2.前路手术:前路脊柱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与融合可以在未成熟病人中为防止术后出现曲轴现象。
1969年 Dwyer手术。但此手术有缺点:无去旋转作用;矫正侧凸时客易造成腰后凸畸形;此外随着躯干的扭动,椎体间融合不牢固,容易形成假关节。
1970年 Zielke手样,其优点是:矫正旋转畸形的同时矫正侧后凸,固定节段少、对畸形节段加压、无撑开的作用,因此神经性损伤的发生率低等。然而,此手术断棍的发生率较高。

目前TSRH、Isola及CDH等克服了上述缺点。

版权所有 © 2006-2020 泉州市迅康义肢矫形器中心 咨询热线:0595-22876238 E-mail:qzxunkang@163.com

声明:本站内容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亦不能代替(假肢或矫形技师)或其他医务人员的的诊断与建议。

如果需要,本网站可提供进一步帮助( 迅康服务项目里面的产品只供个人使用,不建议多人共享、有关使用方法及处理力点控制, 请遵照医护人员的指示)。

技术支持:泉州市迅康义肢矫形器中心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